每天中午去食堂吃饭都会吐槽食堂难吃。今天突然想了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

人类与动物一大区别就是实现了社会分工,这让我们不用像动物那样每天花很多时间去找吃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类。按理说我们是这种分工的受益者,应该很欢迎食堂。那为什么会觉得食堂难吃?人从动物进化过来,动物每天可以吃的东西应该比食堂少多了。牛羊吃草,猪吃饲料,大熊猫吃竹子。而且动物还不会烹饪,按说那些东西会很难吃。动物为什么吃不腻?或者说动物也觉得不好吃,但没的选择,不吃就饿死了?这就又引出了几个问题,动物也会觉得食物不好吃吗?生物为什么会觉得食物不好吃?

从生命的起源来看,最开的生物似乎只需要摄入一些无机盐和简单的有机分子当食物就可以了,根本不会有好不好吃的概念。按进化论来讲,人是高级动物,人觉得食物不好吃,那是进化的结果。达尔文说,在进化中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最聪明最强壮的那些,而是最适应变化的那些。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了,远古时期食物稀少,应该是不挑食的人类更能适应环境,挑食的都被饿死了。进化的方向是不在意食物口味的人更容易活下来。所以现代人类应该越来越不在意食物好不好吃。进一步推论,人从猴子进化来,所以人应该比猴子更不在意食物好不好吃。这显然不是事实。


It is not the strongest of the species that survives, nor the most intelligent, but the one most responsive to change.

哪里出了问题呢?我们换一个思路,你要觉得食物不好吃你该怎么办?“忍狠滚”是三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选择,(1)忍,吃了;(2)狠,不吃了;(3)滚,吃其它的去了。我们还是在进化论的框架下讨论这三个选择。先说选择(1),可以肯定的说,远古人类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选择了忍,但现代人对食物的感觉反证了这不是进化的主流方向。选(2)的人都灭绝了。事实上我们的祖先选择(3),滚,吃其它的去了。这个选择是科学且必然的。觉得食物不好吃的人比觉得食物一直都好吃的人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首先,任何一种食物都可不能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元素,远古人类觉得一种食物不好而换另一种食物这就扩大了食物的来源,使得人体摄入的营养更为全面。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人类也提倡食物多样化,吃多种食物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这里不累述。而那些不觉得食物难吃,老是吃那几种食物的人类可能由于疾病或者缺失某些元素而灭绝了。其次,觉得食物不好吃可能客观上导致了人类的迁移,这也有利于人类的进化。远古人类在经过了一定的时间后也可能会觉得周围的食物都吃腻了,而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孕育不同食物,这也使得他们远离家园,迁移到地球上的其他地方,摄取更多种类的食物。相反的,那些不觉得食物难吃,老是吃那几种食物的人类则更可能留在原地,由于瘟疫,天灾等更容易被灭绝。

所以,觉得食物不好吃是正常的,这是你基因里面进化的优势。当你觉得食堂不好吃的时候就应该果断的换地方吃不一样的东西了。

最后,我不是搞生物或者人类学的,这文章的观点我乱写的。有人说搞生物,物理什么的最不需要智商,像这样写写文章也许真不需要多少,想做点好的科学研究还是需要智商的。

标签: , ,

2 条评论 发表在“从食堂不好吃想到的进化学解释”上

  1. ydye说道:

    感觉挑食挑的更多是口味,就食物本身所提供的营养来说大部分人还是不挑的,除了像是素食主义者一类对食物种类有严格要求的人以外

ydye 留下回复(本站有评论邮件通知功能)